一校一品,一步一景 | 赣东学院新校区校园整体环境文化设计方案
发布时间:2025-10-26 10:00:07
来源:聚桥文创
浏览量:22

校园文化并非孤立的美学概念或抽象的理论体系,而是一种情境的营造与精神的浸润。当外在情境与内在情感共鸣,便升华为“意境”——“境”为形,“意”为魂,形神相生,相辅相成。

每所学校都植根于独特的文化土壤,孕育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品格。正如古语所言: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徒相似,其实不同。”若盲目复制、生搬硬套,终将水土不服,难以形成持久的文化生命力。

如何以设计语言解码学校的独特文化基因,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具象的视觉表达?如何让文化可感、可触、可传,实现以文化人、以美育人的深层育人目标?

微信截图_20250920113830.png

继成功打造赣东学院红色文化主题展馆后,聚桥文创再次携手赣东学院,深度参与新校区整体环境文化建设。本次方案立足学校精神内核,汲取抚州地域文脉,融合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担当,力求打造一座兼具文化底蕴、时代气质与人文温度的现代化校园。

设计理念:以文塑魂,以景育人

本方案以“一核四区多点”为空间架构,构建系统化、层次化、情境化的校园文化景观体系。在满足新校区基本办学功能的基础上,重点聚焦对外展示空间与师生公共活动区域,通过文化叙事与空间美学的有机融合,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,全面展现学校的办学理念、精神风貌与综合实力,提升品牌形象与社会影响力。

“一核”:以校史传承与精神理念为核心,打造校园文化的“精神原点”——厚德之源、力学之魂。

“四区”:依据功能分区,构建教学、交流、运动、体验四大育人场域,形成主题鲜明、功能互补的文化片区。

“多点”:散布于校园各处的人文景观节点,如星罗棋布,串珠成链,共同织就和谐统一、步移景异的文化空间网络。

整体设计旨在实现文化与空间的深度融合,让师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文化熏陶,真正实现“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、以景润心”。

微信截图_20250920113729.png

校园文化景观亮点呈现

01 校训景观:精神之碑,文化之基

设计风格与校园整体文化气质相协调,追求简洁大气、庄重典雅。采用错层结构与镂空墙体相结合的形式,增强空间层次感与视觉穿透性。校训文字选用“大书活体”字体,笔力遒劲,彰显历史厚重感与文化传承的庄重性;辅以精炼释义文字,阐释其深层内涵,使校训不仅可视,更可读、可思,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坐标。

02 景观小品:青春印记,地域回响

位于“燕归台”区域,专为青年学子打造活力打卡空间。整体色调采用学校VI标准色——紫色与白色,凸显青春气息与品牌识别度。设计以“邮票”为创意母题,象征信息传递与情感连接;框内融入抚州历史名人剪影与地标建筑轮廓,如汤显祖、拟岘台等,巧妙呈现地域文化精髓。

该景观既为学生提供社交互动与情感归属的空间载体,也成为对外展示校园形象的“文化名片”,提升学校的社会美誉度与传播力。

微信截图_20250920113520.png

03 打卡景墙:青春宣言,时代寄语

以“我爱赣东(I❤GDU)”为主题,打造具有强识别性与传播性的校园打卡地标。主色调延续VI紫色,强化品牌统一性。造型上增设顶棚结构,增强空间围合感与艺术张力。

墙面融合抚州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语言,同时镌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寄语,激励学子坚定理想信念,勇担时代使命,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。

此处不仅是拍照打卡的热点,更是思想引领与价值传递的精神阵地。

微信截图_20250920113448.png

行政楼大厅:文化窗口,形象门户

作为学校对内管理、对外交流的核心空间,行政楼大厅是校园文化的“第一印象区”。设计注重文化内涵的空间转译,将学校历史沿革、办学成就、教育理念与精神风貌有机融入空间布局与视觉表达之中。

通过展陈设计、材质肌理与光影艺术的综合运用,营造庄重而不失温度、专业而富有底蕴的环境氛围,使来访者在步入大厅的瞬间,便能感知赣东学院的文化厚度与发展活力。

结语:让文化在校园中生长

赣东学院新校区环境文化设计,不仅是空间的美化,更是精神的建构。聚桥文创以“文化+设计”双轮驱动,致力于让每一块砖石诉说故事,让每一处景观承载记忆,让每一位师生在“一步一景”中感受归属,在“一草一木”间体悟传承。

我们相信,一座有文化温度的校园,终将孕育出有精神高度的人才。

赣东学院,正以崭新的姿态,开启抚州本科教育的新篇章。


上一条: 红色文化展馆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:如何激发观众共鸣? 下一条: 答疑解惑:关于校史馆设计,客户最常关心的10个问题